Translate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2016秋季德國環國70日Day10(9/28) - Heidelberg市區觀光

 


今天的行程是整天Heidelberg海德堡的市區觀光。主要包含了城堡和哲學家之路。


搭乘30分鐘左右的輕軌抵達Heidelberg。

走到纜車站轉乘纜車上 Schloss Heidelberger。

Heidelberg海德堡的城市名並不來自這座城堡。反而是城堡名來自城市名。

德國許多城市都翻譯成OO堡。但是Berg是山的意思,Burg才是城堡。

看到城市名結尾是berg就知道那個城市有許多起伏的街道,是個山城。



這座城堡位於Königsstuhl國王寶座這座小山丘上。是座廢墟。

建於13世紀,在16.17世紀時由Pfalz選帝侯將其擴建、改造成當時歐洲地區最宏偉的宮殿之一。

但是17世紀末的那次大同盟戰爭,這裡也同樣的被路易十四派出的法軍破壞。

這場戰爭矛頭本來就包含了Pfalz地區繼承權的問題。

路易十四的弟媳是當時Pfalz選帝侯的妹妹。而選帝侯沒有子嗣繼承,

所以路易十四就聲稱他有繼承這塊地區的權力因此入侵。



1689年,海德堡被攻佔。法軍使用焦土政策燒毀了城市。之後被德軍奪回。

1693年,法軍再次攻佔此處。為了避免再次被奪下利用,

法軍直接使用炸藥摧毀山丘上用於防禦的城堡。

使得這座城成為現在的樣貌。

雖然較高的塔樓大部分都被炸毀,但城堡的一些主建物仍完好留存。

現在是多座博物館。

因此可說這座城堡現在是一整區的博物館群。



城堡的地下室有一個超級大酒桶。是這裡最著名的打卡景點。




容量高達22萬公升。220000L,超級誇張。

酒桶上方有個平台,可爬樓梯上去。

我們沒進去城堡主博物館參觀,但對藥學博物館有興趣,下個目的便前往那。



搗磨藥的缽居然放了不是雨傘桶的牌子...不覺的與其被放雨傘更可能被當垃圾桶嗎XD



他們傳統的藥學是使用草藥的。所以整體看起來很有亞洲中藥房的那種感覺。





參觀完藥學博物館後繼續在城堡園區內逛逛。

這裡的庭園現在只剩下草坪,但在當時全盛時期,這裡曾擁有非常壯觀的巴洛克式庭園。




從城堡能夠看到海德堡市景與內卡河的景色。

在對面的山丘中則有條哲學家之路,是我們下午的行程。





對廢墟沒興趣,坦白說我們是因為城堡花園上來的,結果沒想到花園本身也是廢墟的一部分。

幸好還有內卡河景色。

搭乘纜車下山回到市區。

Heidelberg人口約有16萬人,但其中1/4都是學生。是個德國標準的大學城。

它是德國第51大城,巴符邦的第5大城。

海德堡大學成立於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目前也仍是歐洲大學中的名校。

以文學和藝術為中心。



海德堡的市集廣場,是舊城區中曾經最熱鬧的區域。

一旁的Heiliggeistkirche聖靈堂教堂是福音派的教堂。


往前走一小段,來到了海德堡大學,這棟是舊大學的主建築。

現在已經成為了大學博物館。



這棟材是大學現在的講堂。


一旁一棟不起眼的建築則是Studentenkarzer學生監獄。

現在學生在大學違反校規是記過或停學處份。但在19世紀以前,大學擁有自己的司法權。

大學的學生不會受到城市法律管轄。如果酗酒或深夜吵鬧打架之類的非嚴重刑法案件,

海德堡大學會將學生關入學生監獄。刑期大約1個月。關禁閉的概念。

這些受刑學生在監獄裡必須參加講座,其餘時間都可自由活動。

在白天同學也能前來探監,還可以點外賣餐點。其實是上課上煩了在這裡渡假吧。

當時被關的學生流行在牆上塗鴉或是寫下一些諷刺社會的詩句,被保存了下來,

成為這座博物館的亮點。在那個時候,許多學生視被關過為一種榮譽。

在1914年學校被廢除司法權,這座監獄才停止使用。


接著我們搭公車前往Philosophenweg哲學家之路的入口。

這條步道位於國王堡座山丘正對面的Heiligenberg聖山中。

是一條曾經Hegel、Karl Jaspers、Goethe等相當多名人走過的路。



海德堡大學的物理研究所也位於這條路上。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爾是非常重要的一會哲學家。

他的核心思想辯證法是"正反合"。主張所有的事物都會經過這個發展過程。

他的哲學理念影響了往後發展出的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


Karl Theodor Jaspers雅斯培是存在主義論點中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同時也是精神病學家。

存在主義在當時的神教社會中被認為是一種異端。

存在主義強調人類的存在優於本質。他們認為人類是沒有預設的本質。

因為出生後存在,自由的發展建議價值觀、人生觀後這些才成了一個人的本質。

而後因為這個本質形成了責任。

這邊所說的本質是功能性。例如刀子是用來切割東西,這就是刀的本質。

這個說法與宗教的上帝論點是完全衝突的。

在他之後的尼采甚至直接表明上帝已死,每個人都應創造出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這是他提出的"超人"思維。

Karl在存在主義中一個創新的論點是極限處境Limit-situations。

他認為人類在面臨死亡、通苦、掙扎、內疚這些無法逃避的處境時,

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存在,做出最真實、符合那個人發展出的"本質"的選擇。

他在海德堡哲學系任教了相當長的時間,被納粹解聘,但二戰後又重返任教。




這個理論物理學的校舍是不是有點可怕....感覺比學生監獄還更監獄。

哲學家之路途中有座小花園。

是個走累了坐下休息談哲學?的好地方。


Goethe哥德是德國最重要的文學家/詩人之一。

他的著作-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讓歐洲開啟了浪漫主義的文學風潮。

哥德非常喜歡這條步道,常常來這裡散步。


我在這條步道上獲得了什麼哲學思考呢?

除了爬山很喘外,大概沒有了吧!

我們走完這兩公里長的步道,直接走下山路段回到舊城區。

這段路是帶有舊石牆的曲折石板坡道。別有一番感受。


回到山腳下,這座橋是海德堡舊橋Alte Brücke Heidelberg。原名Karl-Theodor-Brücke

是當時的選帝侯Karl-Theodor在1788年替代被沖毀的木橋所建造的石橋。

目前這座橋已經來到了第十代。(歷經9次重建)




橋的底端塔樓和城門。

曾是海德堡城牆的一部分。

橋上也有選帝侯和雅典娜女神的雕像。象徵力量與智慧。


但最著名的還是橋尾端的猴子銅像了。




那隻猴子象徵的是傲慢與虛榮。

如果忘了家鄉的本分,在過橋出城賺取大把財富的同時,

你也成為了那隻手上握有一大塊金幣的猴子。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這隻猴子以及一旁的兩隻小老鼠都能為旅人帶來好運。

觸摸猴子手上的金幣將會帶來財富。

觸摸猴子的手指將保證你未來還會回到海德堡。

觸摸一旁的兩隻小老鼠則會多子多孫。

小孩子才做選擇,當然全都要囉! 才怪!我只摸了金幣。

不覺得多子多孫+財富就是祖產被花光,家徒四壁的概念嗎??


一旁的水位線標示了這裡曾發生過的洪水年份及水位高度。

因為這些洪水,讓這座橋來到了第十代。


之後我們前往Nordsee用餐然後搭車回Leimen。

這邊的Nordsee超繁忙,但餐點卻沒很新鮮的感覺。


覺得海德堡是個有很多景點可以觀光的城市。

但如果對歷史-不論是歐洲史或是大學發展史或是哲學史沒興趣的話,這個城市其實滿無聊的。

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失望的城市。


今日相片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