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的第二篇。心理建設完成後已經可以開始規劃旅程了。
首先,規劃的第一件事是成本計算。
奇怪?都還沒安排是要計算什麼成本呢?
我這邊指的成本計算指的是,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和金錢在旅行中的哪些事上?
有點先抓預算的概念。
我覺得先列出自己重視的部分是一個很好的起始。
-你覺得在旅途中對你來說,什麼是前五重要的呢?
住宿品質? 住宿地點? 景點豐富性? 食物好不好吃? 消費物價? 交通便利性? 等等
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列出。
也可以用細分法。
-請排序以下的重要程度。 住宿、餐飲、交通、費用、景點。
然後每項再去細分當中的重要程度。
以我自己為例,我列出的會是這樣:
住宿>景點>餐飲>交通>費用
然後在住宿中項目中,整潔度>早餐>地點(交通)=價格>設施
依此類推。
早餐在我的餐飲中也是最高順位,餐飲中的其他項目我幾乎無所謂。
而且我把住宿的整潔度和早餐豐不豐盛這兩件事看得比景點還要重。
我心裡明白這件事,而且我幾乎不會去妥協。
當別人說哪個景點很好的時候,假如沒有合適的住宿環境,我會直接放棄那個景點。
事實上也不用很明確地列出,只要去思考對你來說什麼是要優先考量的就好了。
這樣就能在旅費和自己期望的品質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當然如果時間和財力都無限的話,以上這些考慮都是沒有意義的XD
如果不是如此,那勢必要從中有所取捨。
再來是選擇目的地。可以是國內也可以是國外。
老實說我覺得國內自助旅遊的難易度跟國外比完全不會比較低。尤其是搭大眾運輸的。
金錢成本上也不會比較低。但是語言優勢下倒是可試著當跨出的第一步。
國外旅遊的目的地。每個國家各有特色,依照上述排序後評估挑選自己喜歡的即可。
但請務必把治安和氣候納入考量。
像我永遠不可能放棄帶著相機在外到處拍,手機拿出來查地圖。還大包+小包兩個包。
這樣的行動方式。一副就是欠偷欠搶的打扮。
所以我絕對不會考慮到有治安疑慮,整天玩得提心吊膽的國家。
要依自己的條件和需求去選擇。也是我上面寫要先列出重要度排序的原因。
但若是要我推薦首次國外自助旅遊國家的話,我首推絕對是瑞士。沒有其他次選。
原因在瑞士的交通一個APP搞定全國(買票、車班查訊包含轉車)太方便。班次也頻繁。
如果要再更無腦一點買個通行證,除了特定區域的火車和纜車外,
不管是船還是火車還是公車、纜車全都直接搭。只要用APP查時間就行了。
交通也大致上準時,不會失蹤。(有很多國家大眾運輸會莫名其妙失蹤)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交通這麼方便又無腦了。
整體觀光業發達,在觀光地區英語容易溝通。
風景也非常漂亮,空氣清新,水質良好。是個很棒的國家。
缺點是物價世界第一高以及美食地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