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如何安排自助旅行(6) 其他&推薦書籍、網站、軟體& QA

 最後一篇,將我常用的軟體和網頁推薦給大家。

以及其他想補充的事項。

除了前面提到的找景點方式外,

我還會在旅途中搜集資料。像是旅館大廳的旅遊簡介,遊客中心的旅遊簡介。

景點的告示牌上面可能也有其他景點的資訊。在途中很多人上下車的站,沿途發現的美麗小村。

這些都可以成為下一次旅程的目的地。


旅館的網站和已經決定的景點網站也是個很好的獲取來源。

在這些網站上很可能找到原本沒發現的景點。

另外,我一定會買要去的國家的某本旅遊書。

我唯一推薦的旅遊書是﹝地球の歩き方﹞系列,日文版的。

中文版有幾本翻譯,但都是很舊的資料了。

這家的旅遊書大部分國家都針對非自駕且喜歡徒步旅行的旅人撰寫。剛好符合我的喜好。

他也不像日本大部分的旅遊書那種雜誌編輯法,

裡面一大堆餐廳和旅館的廣告根本不知道在看什麼。



網站的部分,除了Tripadvisor外,我最常用的是Weather.com。

這是美國IBM投資的氣象網站。他的氣象準確度比很多國家當地的還準。

還有背包客棧論壇。雖然近年因為旅遊社群的興起,那邊使用人數沒那麼多了。

但仍可獲得很多寶貴的私房資訊。


手機APP軟體方面,除了每個國家不同的交通查詢APP外,

我推薦用一個自己順手的記帳軟體。能夠統計旅程花費。

回過後可以分析費用的比例檢討行程。我自己是用Andromoney。

離線地圖是必須的,但我不建議使用Goolge的離線地圖下載功能。

尤其是要走步道或是去非大城市的地方,完全不建議看Google地圖。

他的路線圖不夠完整。推薦的是任何一個使用開源地圖Open street map的地圖軟體。

我用的是Maps.Me。免費而且沒有廣告。以前用過Osmand,功能比較多,但現在要收費了。


以下是一些常有人問我關於自助旅行的問題。


◎要有很好的外語能力才能自助旅行?

錯。只要會英文,能溝通就可以了。只要能溝通,文法單字錯到離譜也無所謂。

至於非英文母語國家,不需要刻意續學該國語言。

只要事前規畫準備好,沒有什麼地方會用到英文外的語言。但的確會有些比較不方便的地方。

不過"會多種語言"這件事對自助旅行來說有很大的益處。可以遇到很多跟外國人交談的機會,

留下更多的回憶。


◎亞洲以外國家的餐廳和旅館要給小費?

錯。那是台灣旅行社亂搞出來的隱性規定。只有美國和加拿大是要給小費的。

歐洲在很早期也有收小費的習慣,但現在已經改掉了。

但歐陸區一些國家的餐廳服務生會從飲料收到分紅。所以點飲料反而是比較常見的文化。

歐洲的餐廳小費方面,結帳時仍然可以給,但是沒有硬性規定。

所以我才建議不要去觀光客去的餐廳。我在德國就看到知名餐廳在菜單上寫給小費是禮貌。

根本在放屁。

歐洲的旅館方面,留床頭小費他們會拿,但也沒有硬性規定要給。

紐澳地區則是跟日本一樣,完全不收。


◎要先換美金或歐元再到機場換錢?

不需要。現在現金支付越來越少了。只有台灣才在現金支付,刷卡要加價。

有些國家完全沒有用到半毛現金的機會。需要現金的話,

帶提款卡跨國提款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大部分銀行是根據筆數算手續費,類似在台灣跨行提款。

匯率會依你的提款卡是VISA還是Master計算。可自訂提領金額,非常方便。


◎機票和車票還有住宿什麼時候訂比較便宜?

沒有一定。但是早買和和晚買這兩個時間點可能是最便宜的。

機票我習慣8-10個月前買,這是最穩定價格的時間,不太會浮動。

6個月內就會開始波動,不是變貴就是變便宜。當然也可以挑旅展或是航空公司自己促銷期。

車票的話每個國家不同,要另外研究。

住宿我習慣1年前一開放就訂。原因是住宿是我最重視的旅遊要素,

基本上我最後會篩選到沒有其他住宿選擇的情況。為了不要留下遺憾,越早訂越好。

旅館最便宜的時候是前1-3天房間還有很多沒賣出去的時候。

以及部分會有半年以上或是10個月以上的早鳥價。這兩個時間點。


◎要有保險和回程機票才能入境其他國家?

兩個都是錯。但是回程機票是一個成功入境的很重要關鍵,所以我強烈建議要有。

需要買保險是一些人在騙。保險完全是非必要的。

需要、信得過就買,不相信保險能在需要的時候請到款就不用買,就是這麼簡單。



這系列在這邊完結。如果有什麼關於自助旅行安排上的疑問或是很難踏出第一步的疑慮

都歡迎留言詢問。也歡迎和我分享你在旅途中遇過的酸甜苦辣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